江蘇省演藝集團揚劇團(原江蘇省揚劇團)于1953年經文化部批準正式成立。作為代表劇種水平的省級院團,從建團起便集中了一批在揚劇界久負盛名的藝術家,形成了以高(秀英)、華(素琴)兩大流派為主,各流派兼容并蓄的藝術團體。數十年來既涌現出李明英、朱余蘭、吳蕙明、楊國柱、徐秀芳(第十九屆梅花獎獲得者)、侯長榮、繆勇等著名演員,同時又培育了李霞、袁曉君、諸葛秀蘭、熊小萍、汪小艷、張大春、徐春華、馬曉祥、楊勇、時冬銀、胡順坤、江林玉、葉曉珉等一批優秀中、青年演員。 劇團經過六十余年的長足發展,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表演、演唱風格,同時也造就了一批頗有建樹的藝術人才,編演了不少在全國有影響的劇目。揚劇經典《百歲掛帥》,曾奉調進京,劇組成員受到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,并拍成戲曲電影(京劇據此改編為《楊門女將》);另一名劇《恩仇記》曾獲省匯演十數項大獎,并為全國百余家劇團移植上演?!恶R娘娘》、《三把刀》、《巡按還鄉》、《我想有個家》、《母親河》、《三女審子》、《最后一票》等都在省內外享有佳譽?!锻跽丫帆@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創作、演出、舞美三大金獎。根據該劇攝制的戲曲電視劇獲得了全國電視“金鷹獎”最佳戲曲片獎和“五個一工程獎”?,F代戲《丹鳳湖畔》入選2009-2010江蘇省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精品劇目,于2012年晉京參加全國優秀劇目展演并榮獲江蘇省第八屆精神文明建設“五個一工程”入選作品獎?!饵h的女兒》、《湖灣金秋》分別入選江蘇藝術基金2016、2017年度資助項目?!独钽y江》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。 劇團常年堅持下基層演出,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。分別赴韓國、香港、澳門等地區演出,為傳播民族文化、增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。 地址: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小火瓦巷20號 郵編:210002 電話:(025)84532129 Email:jsyj_3413@163.com
劇情簡介: 本劇根據19大代表、民政部“孺子牛獎”獲得者,盱眙縣桂五鎮敬老院長李銀江先進事跡創作。 1986年,而立之年剛拿到農大畢業證的村書記李銀江滿懷抱負,準備干一番大事,卻被鎮領導任命為鎮敬老院長。李銀江赴任,歷經艱難,在一片廢墟上建起敬老院,并登門將一位位五保戶老人請進敬老院。孰料幾日后,常年獨居鄉間性情乖張的老人們紛紛要求離開。李銀江一籌莫展,甚至打起退堂鼓,在他的小學老師秦智和的點撥下,豁然開朗,向老人們承諾做他們的兒子,為他們養老送終……終于留下了老人們。 三十年中,李銀江踐行著承諾,將老人們當成自己的父母,尊重老人,愛護老人,讓他們活出生命的尊嚴,喚回人生的自信,感受人間的溫暖,體驗生活的意義。臨終關懷,他為69位老人做孝子,讓他們安心上路。三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中,雖然失去了很多,但他收獲了老人們的愛戴與依賴,在奉獻中得到心靈的慰藉,在對弱勢群體的平等關愛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,他用行為升華了自己的人生境界。 2016年,李銀江退休了,即將再次創業。老人們前來送行,面對老人們期盼的目光,想到當年的承諾,拋不下三十年的情感,他毅然決定留下繼續工作,并且把家搬進敬老院,永遠和老人們生活在一起。
劇情簡介:農村義務教育布局規劃、辦學條件、教師隊伍、教育質量……,是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。湖灣初級中學地處湖蕩,地勢偏遠,交通不便,師資匱乏。開學前夕,“可能撤并”之聲不絕于耳,家長、學生人心浮動,兩位教師忍痛離去,早已退休卻因后繼乏人一再返崗的湖灣初中老校長盧惠榮心急如焚。面對此情,湖灣女兒葉知秋毅然離開縣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崗位,在其丈夫、縣教育局副局長梅從文的支持下,帶著梅從文的侄女、師范大學實習生梅雨婷來到湖灣,接替恩師盧惠榮,擔起湖灣初中校長一職。葉知秋從小是一名孤兒,當年是盧惠榮夫婦將她撫養成人,一心感恩、回報故土的葉知秋,效仿恩師,對母校、對學生、對鄉村教育付出了滿腔熱忱。然而,萬沒想到,她發現自己最最尊敬的老師盧惠榮竟然在“保證升學率才能保證不撤并”思想的驅使下,成立了“火炬小組”,學生人為分出優劣,教育明顯有悖公平。兩代人為此發生激烈沖突。葉知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,極力說服恩師,取消“火炬小組”,針對學生特點,以生動活潑的課內外教學方式,調動起所有學生的學習熱情。然而,一波未平一波又起?!巴映升垺钡募议L們前來鬧事,梅雨婷無意中與出言侮辱葉知秋的家長發生了肢體沖突,此事經由網上炒作被無限放大,無端受辱的葉知秋卻成了眾矢之的!在盧惠榮、梅從文的精神鼓勵下,葉知秋剛剛度過難關,梅從文卻又身患癌癥……湖畔,正欲離去的葉知秋對盧惠榮再三叮囑,難舍難離。不意,湖灣初中所有的學生全部趕來,以他們獨特的方式,給自己心愛的老師送行!面對這些可愛的孩子,葉知秋淚灑湖畔,由衷發出了“不為名利,不為點贊;不畏偏遠,不怕艱難;前有榜樣,師表如山,薪火在手,傳遞平凡;不忘初心堅定信念,效仿那蠟炬成灰淚始干!”的錚錚誓言!盧惠榮、葉知秋、梅雨婷三代人的手,堅定地握在了一起。燭光閃閃,映照藍天;紅燭精神,代代相傳!
劇情簡介:1935年,紅軍長征北上抗日,江西蘇區杜鵑坡一片白色恐怖。刑場上,女共產黨員田玉梅在老支書的掩護下死里逃生。田玉梅沒有被敵人的血腥屠殺嚇倒,找到原區委書記馬家輝,報告老支書臨刑前說黨內有叛徒。而叛徒就是馬家輝。馬家輝和白軍團長設計一舉消滅游擊隊。危急關頭,田玉梅化解了七叔公對她的疑團,重新點燃了桂英心中的革命之火,揭穿了馬家輝的叛徒嘴臉。 田玉梅、七叔公和桂英連夜上山,游擊隊已經轉移。在與黨組織失去聯系的艱難時刻,三人自覺地成立了戰斗小組。 游擊隊得到七叔公的報告,打了敵人的伏擊。田玉梅和桂英在籌鹽時,除掉了馬家輝。桂英為掩護田玉梅壯烈犧牲,槍響引來了白軍。田玉梅為保護游擊隊員被白軍抓住,懷著對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慷慨赴義,不朽的精神化作滿山盛開的杜鵑花。